当前位置:鲁南网 -> 金融 -> 银行保险 ->

多家银行下调理财产品销售起点 银行理财迎来“万元时代”

来源:鲁南网 编辑:恩晓 发布时间:2018-10-12 10:20
  最近几天,记者的朋友圈被很多银行下调理财销售起点的公告刷屏,各银行的朋友纷纷晒出自家银行理财门槛下调的信息,仅记者看到的,便多达12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对此,记者进行了多方了解。
 
  多家银行下调理财销售起点至1万元
  9月28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作为《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配套实施细则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新规区分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将公募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由此前的不低于5万元大幅降到不低于1万元。
  随着理财新规的出台,各家银行也纷纷高效率对新规作出反应,一大批“1万元起购”的银行公募理财产品上市。
  据记者了解,9月30日,建设银行率先在官网发布《中国建设银行“乾元—惠享”(季季富)开放式净值型人民币理财产品调整首次购买起点金额的公告》,将该产品首次购买起点金额由5万元人民币调整为1万元人民币,吹响了银行响应理财新规的号角。
  同日,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业发布了同样的公告,正式下调时间是10月1日。其中,农行的调整涉及41款人民币理财产品,涵盖了现金管理类、股票指数挂钩类、白糖和黄金期货挂钩类、法人专属类理财产品。
  10月2日至9日,交通银行更是连发3则公告,宣布自8日起对部分面向个人客户销售的存量及在售公募理财产品起售金额调整为1万元起,同时调整部分结构性存款产品的起存金额。首批调整的结构性存款产品范围包括天添息结构性存款及部分总分行发售的定期类结构性存款。
  工行也于日前发布相关公告,宣布自10日起部分理财产品购买起点金额调整为1万元。
  除了国有大行,记者还了解到,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浙商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恒丰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也纷纷下调了部分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金额。临商银行、莱商银行、济宁银行、日照银行等城商行暂时还未做相关调整,等待总行下一步的计划。

  首批下调产品多为中低风险理财
  虽然各大银行纷纷响应新规,并下调了理财起点,但是记者也发现,目前调整销售金额起点的并非覆盖所有理财产品,而是部分产品。
  工行临沂城西支行理财师蔡素莉告诉记者,首批下调理财销售起点的产品多以中低风险产品为主,主要是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以及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可满足更多中小客户的理财需求。
  除了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现金管理类产品和结构性存款也是部分银行下调销售起点的重要产品类型。浦发银行临沂分行理财师贾俊杰告诉记者,浦发银行结构性存款汇理财稳利系列的投资起点调整为了1万元。记者还了解到,浙商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也将销售起点调整为了1万元。光大银行则将首批下调选择了现金管理类产品——光银现金A。
  贾俊杰告诉记者,大部分银行选择上述理财产品进行试水,主要原因是是资产流动性较好。但是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部分高评级、短久期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组合或许也会逐渐下调起售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纷纷下调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此前,银行、基金公司、信托、保险各有特长,定位于不同的客户群体。资管新规的发布,在打破银行刚兑的同时,也将重新构建资管市场的竞争格局。

  理财产品收益日渐降低
  虽然银行主动降低门槛,向更多中小投资者打开大门,但是记者在采访时也发现,当前理财产品收益基本处于下行通道,市场上预期年化收益率5%以上的产品很稀少。
  对此,市民李先生感触颇深。“6月份的时候我在银行买了8万块钱的理财产品,182天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是5.43%,当时买的时候还觉得收益不大理想,想观望观望。理财师告诉我,当前理财收益在日渐降低,建议我尽早投资,提前锁定收益。没成想这才3个月,182天的理财产品收益就跌破5.0%了,幸亏当时听了理财师的话。”李先生颇感慨地告诉记者。
  无独有偶,长期购买货币基金的小陈也表示,和前一段时间相比,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也呈持续下跌态势。“国庆节后,招商银行‘朝朝盈’的7日年化收益降到了3.1%左右,而在2个月前,朝朝盈的7日年化收益率还在4%左右。”
  据融360数据监测,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率在今年2月到达高点后逐步回落,截至8月,月均收益率已经出现“六连降”,8月份的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67%,创下年内最大跌幅,达到10个月以来的最低值。“十一”过后,央行又发布了降准消息,资金流动性进一步宽松,理财产品收益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宝宝类”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更是不断下滑。
  面对下行的理财收益,贾俊杰建议,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重新衡量自身投资收益的预期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中长期产品,提前锁定收益。此外,由于今年存款类产品收益率逆势上涨,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等也可作为日常理财的选择。

  本报记者 汤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