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临沂 >

“兵孙女”彭悦连夜从北京赶到蒙阴 送伊淑英老人最后一程

来源:鲁南网 作者:王晓 褚菲菲 发布时间:2016-06-23 11:21

    在众多给伊淑英老人送行的人中,一名身穿军装的女兵格外引人注意。原来,这位女兵是“沂蒙六姐妹”的“兵孙女”彭悦。在得知伊淑英老人去世的消息后,彭悦乘坐22日凌晨4点多的火车,从北京辗转来到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只为送伊淑英老人最后一程。
 
    18年,女兵和老人们成忘年交
 
    彭悦与“沂蒙六姐妹”的故事,还得从18年前说起。作为临沂人,彭悦是 听着“沂蒙六姐妹”的故事长大的。1996年,当彭悦入伍成为一名女兵时,希望见到英雄老前辈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当年她们送夫参军、踊跃支前,用鲜血和生命为建立新中国而战斗,现在她们老了,我能为她们做些什么呢?”彭悦暗自思忖。 
 
    1998年,入伍刚两年的彭悦第一次回家乡探亲,无意间从母亲孟令华口中得知家乡“沂蒙六姐妹”的一些近况,萌生了去探望老人的念头。 
 
    母女俩立即行动,联系了蒙阴县妇联,在妇联的帮助下,彭悦和母亲来到“ 沂蒙六姐妹”的家乡,见到了以前“只听过,没见过”的“沂蒙六姐妹”。从此,彭悦与“沂蒙六姐妹”结下了深深的情缘。
 
    “这18年来,我年年都来看望老人们,她们就像我的亲奶奶。”彭悦告诉记者,每次春节期间回家探亲,她都要去看望奶奶们。母亲孟令华则是在每年的中秋节,替女儿来看望老奶奶们。
 
    就这样,陪“沂蒙六姐妹”中健在的老人聊天,为她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听老人讲述战争年代的革命故事,成了彭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彭悦也和“ 沂蒙六姐妹”成了生命中的“忘年交”。
 
    送别,“兵孙女”哭成泪人
 
    2002年,“沂蒙六姐妹”之一的杨桂英老人身患癌症,彭悦为老人办理了住院手续,并在医院悉心照顾老人。2004年杨桂英病情恶化,已经神志不清了,但当穿着军装的彭悦来到病房时,老人一眼就认出了她,口中不断重复着彭悦的名字。 2015年,彭悦又相继送走了张玉梅、伊廷珍两位老人。
 
    后来,彭悦提干上军校攻读研究生,还每年都来看望伊淑英老人,给同学讲 “沂蒙六姐妹”拥军支前的故事,班里的同学纷纷加入关照“沂蒙六姐妹”的行列,学校还专门组织去看望慰问“沂蒙六姐妹”。
 
    “这么多年的感情,她们就像是我的家人一样,每年都会过来,就像走亲戚一样。 ”彭悦悲痛的说,虽然一直都有通电话,但还是没来得及见伊淑英老人最后一面。
 
    “20号下午,我还给伊奶奶的儿子打过电话,问了她的情况。”彭悦告诉记者,听说老人身体挺好的,能吃能喝,心里稍微安心了一点。却没有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了伊淑英老人去世的消息。
 
    在送别伊淑英老人的队伍中,彭悦请求跟在队伍最后面,长长的送行队伍穿过街坊邻里的小巷,往村里的坟地走去,彭悦在队伍后面哭成了泪人……
    
沂蒙六姐妹红军小学校长伊永军:
“孩子们还想听老奶奶讲故事”
 
    22日上午,蒙阴县沂蒙六姐妹红军小学校长伊永军,来到伊淑英老人的家里,向老人致哀。“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我和孩子们还过来看她老人家,没想到这才几天的事……”伊永军低头轻声说道。
 
    伊永军告诉记者,2010年9月,沂蒙六姐妹红军小学投入使用。当年12月7日,学校就聘请伊淑英、伊廷珍和张玉美老人任校外辅导员。在伊淑英老人生病之前,每到“六一”、“七一”等重要节日,老人都会赶到学校给孩子们上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
 
    “通过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把这种精神传给下一代”,伊永军说,过去的岁月虽然已经成为历史,却给我们当今的人们更多的震撼和体会,也让孩子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得来之不易、无比珍贵。
 
    伊永军说,伊淑英老人卧病在床后,他还会经常带着孩子们去她家里看望。“我还记得她拉着孩子们的手,嘱咐他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伊永军眼眶微红说,至今老人的话语还在他的耳边回响。
 
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