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商银行:金融成精准扶贫“加速器”

 “脸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得糊口钱。”这句顺口溜生动反映了农民的艰辛。近日,记者调查发现与过去单纯“输血”的粗放式扶贫相比,“找准比较优势、紧跟市场需求、做强特色产业、拉动就业增收”等“造血”式精准扶贫已经成为当前扶贫工作的一大趋势。在这一过程中,临商银行通过提供精准的优惠信贷支持,一方面加速了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和企业的成长;另一方面很好地落实了国有企业的帮扶责任,形成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精准扶贫经验。

 

产业扶贫铺设致富路

    一排排山楂树、梨树在地头铺开,枝头上的山楂、梨子肥硕喜人,“这是临商银行通过农户存单质押贷的方式向俺们村发放贷款种起来的,这笔钱来之不易大伙儿干劲足,今秋能盼着果品大丰收。”平邑县铜石镇的果农刘顺平告诉记者,银行和农业的对接,让更多农民甩掉贫穷的“帽子”,奔向致富路。

为加大扶贫脱困力度,临商银行推出惠农贷、果业贷、农户联保贷、农户存单质押贷等系列涉农特色信贷产品,向从事果业经营的收购冷藏企业、罐头加工企业、果业种植合作社等发放用于收购、储存、加工果品所需流动资金贷款,让不少果农、涉农企业从“充血”到“造血”,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临商银行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加强创新组织、产品和服务,积极探索开发适合贫困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特点的贷款专项产品和服务模式。”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临商银行结合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之间相互合作、互惠互利的新需求,采用“龙头企业+农户+银行”运行模式,重点加强农业特色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去年累计发放该模式特色产业贷款780笔,贷款余额2.31亿元,有效提高了农业金融服务集约化水平。 

 

普惠扶贫延伸扶贫半径

    “插上银行卡,输入密码,再取钱……”在临商银行兰陵古镇支行营业厅,工作人员在帮助已经70多岁的彭书珍老人办理取款业务。

金融服务网点少、汇款缴费不方便、农资结算难等问题,是广大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绊脚石”。针对这些实际问题,临商银行坚定“服务地方、服务三农”市场定位,进一步优化网点布局,坚持眼睛向内、重心下沉,向具备条件的县域、乡镇延伸服务网点,近三年新设14家机构中,县域及乡镇占12家,市区2家。2015年新设立8家网点中,7家全部下沉至县域,有效提高了金融服务覆盖面。

    目前,临商银行着力推动精准扶贫,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在资金投量上,集中投向全市重点打造的“一点两区”及各县区确定的扶贫重点区域,增加支持项目,2015年各县区涉农贷款余额122亿元,增速8.35%,高于全部贷款增速1.17个百分点。在贷款结构上,加强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及特色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的信贷资源配置,2015年全年发放中长期贷款80.96亿元,贷款增速38.2%,高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32个百分点。

 

结对帮扶与百姓心连心

兰陵县向城镇小郭东村村民李发勤一家曾是典型的农业贫困户,家里的四五亩地一年种下来也就几千块钱的收入。由于李发勤老年体弱,其子女因病无法进行长时间体力劳动,靠地里的庄稼收成也仅维持温饱。

而如今,李发勤和村里同样困难的蔡永红、田庆德等农户,成为当地有名的“养羊户”,预计一年能收入3万多元。“多亏了临商银行送来的‘致富羊’啊,让俺们一家老小有了希望!我年纪大了,又没啥技能,养羊舒坦多了,再过2个月,3只母羊就要下崽了,就等着赚钱了。”李发勤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实现精准扶贫,临商银行兰陵支行与兰陵县向城镇小郭东村贫困户李发勤、蔡永红、田庆德结成精准扶贫帮扶对子。该行为3家贫困户每户赠送10只羊,并联合小郭东村村委会对贫困户羊圈进行了修缮,通过实际行动,真正为贫困户养上了“致富羊”。

帮助贫困户栽上“摇钱树”、养上“下蛋鸡”,结合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工作宗旨,近年来临商银行加大对扶贫工作重点村的扶贫力度,制定帮扶计划,确保精准扶贫。按照全市深化“结亲连心”活动有关要求,临商银行在前期普遍联系莒南县石莲子镇石莲子村192户群众的基础上,确立了56户重点联系户,定期进行入户走访和电话联络,先后帮扶慰问物资15万元,在2015年度全市科学发展总结表彰大会上,临商银行被授予“结亲连心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记者 魏玉娜 邵明习  通讯员 李会利  王诠文

论坛介绍

为进一步贯彻山东银监局年初工作会议部署和山东银监局2016年重点工作事项有关要求,全面展示山东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和普惠金融发展的质效、成果,为银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舆论氛围和生态环境,提升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临沂市银行业各会员单位在2016年8月18日-9月18日期间集中开展宣传活动,统一在营业场所前设立宣传咨询台,悬挂条幅或标语,发放宣传折页,普及介绍金融产品和服务。鲁南网同步开设专栏,通过署名文章、专题访谈、新闻稿件等形式,扩大宣传的社会覆盖面,集中展示各行服务实体经济和普惠金融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