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廖俊波“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的实干精神,到张富清深藏功名60年的淡泊品格;从李夏抗台风牺牲时仍紧握工作手机的担当,到黄诗燕“一件羽绒服穿8年”的朴素作风......这些优秀党员干部用行动告诉我们:作风建设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自我革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持续擦亮八项规定这张“金色名片”,让好作风化作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学深悟透筑牢防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贯彻八项规定精神,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现实中,仍有少数干部认为“八项规定是一阵风”,存在“搞变通”等侥幸心理。这种错误认识必须通过持续深入的学习教育来纠正。相比远在天边的“大案要案”,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警示教育,是八项规定入脑入心的关键。各级党组织要创新方式方法,通过案例通报、警示教育大会、廉政谈话等多种形式,用好用活“身边事”这本活教材。
严字当头抓执行。制度因执行而富有生命力,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了大量违规违纪问题,但“四风”四风问题树倒根存,稍有松懈就可能死灰复燃。必须保持高压态势,让制度持续深度发力。要紧盯重要节点、重点领域,运用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精准发现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比如,有的地方通过公务用车监管平台,实现了对公车的动态监控;有的单位开发“天眼”系统,对公款消费进行智能预警。还要依靠群众监督的力量,畅通“随手拍”“电话举报”等渠道,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更重要的是,要坚持“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倒查领导责任,形成强大震慑。
常态长效促深化。作风建设贵在坚持,难在长效。要让八项规定精神真正落地生根,就必须推动化风成俗,让八项规定成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行为准则。要推动八项规定精神从制度约束向文化自觉升华。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发挥“领头雁”作用。加强家风建设,以良好家风带动党风政风。让厉行节约、清正廉洁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以坚韧和执着的精神,持续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推动化风成俗、成为习惯,让这张“金色名片在新时代更加熠熠生辉,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白鹿泉乡梁庄村 王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