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鲁南网 -> 新闻 -> 今日头条 ->

临沂市出台新规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

来源:临报融媒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24-01-10 13:58

        临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日前印发《临沂市提高住宅品质设计技术要点》,从规划布局、建筑立面、无障碍与适老化、消防安全、建筑设备和附属用房、绿色智慧等12个方面对全市新建住宅的设计提出提升建议或基本设计要求,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临沂市提高住宅品质设计技术有哪些要点?记者摘取了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资料图片

  规划布局

  满足目标定位 营造多样化居住环境

  小区规划布局设计应满足城乡规划及城市设计对所在区域的目标定位及空间形态、景观风貌、环境品质等控制和引导要求,并应满足城市设计对公共空间、建筑群体、园林景观、市政等环境设施的设计控制要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第四代绿色生态住房试点项目。

  结合周边现状合理考虑场地竖向关系,充分利用场地内外的自然景观资源,合理布局规划结构、组团空间、建筑朝向和集中绿地,使内外部资源利用最大化、建筑朝向最优化,营造人性化和多样化的居住生活环境。

  小区应进行“人、车、非机动车”分流设计,合理规划地上人行归家流线和地下车行归家流线,考虑出租、搬家、急救、快递、垃圾清运等不同车辆的动线,减少对社区的干扰。鼓励打造无雨归家流线。



资料图片

  配套设施

  确保使用的便利性 预留公共设施弹性空间

  结合城市配套及社区人口规模布局居民所需求的生活、教育、医疗、养老等各类完善的公共配套体系,充分考虑人行、休憩、活动和停车等需求,疏解机动车交通对人行空间的影响,确保使用的便利性,预留各类公共配套设施集中使用时的弹性空间。

  换热站、变配电室、垃圾转运站、公厕等市政配套设施应充分考虑与周边建筑的关系,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室外检查井不应设置在主要人行、车行通道上。风井、管网柜、井盖等市政设施应以隐蔽化、小型化、景观化为原则,结合绿化合理布局设计。

  环境卫生配套设施要合理配置废物箱,设置合理的垃圾分类收运、垃圾存放与处理设施。

资料图片

  室外环境

  活动场地注重居民的参与性

  小区的用地、空间布局、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应使建筑基地内的人流、车流与物流合理分流,防止干扰,并应有利于消防、停车、人员集散以及无障碍设施的设置。

  小区的绿地和活动场地应与慢行系统、无障碍设施、适老化社设施、小区出入口紧密衔接,注重居民的参与性。

  在小区景观照明方面,设计应满足照度要求并防止炫光。建筑基地内的道路系统应顺畅、便捷,保障车辆、行人交通安全,并应满足消防救援及无障碍通行要求。单车道路宽不应小于4.0米;双车道路宽,住宅区内不应小于6.0米;其他基地道路宽不应小于7.0米。

  小区应依据场地和周边道路标高做好竖向设计,小区基地内应有排除地面及路面雨水至城市排水系统的措施,排水方式应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确定,基地地面坡度不宜小于0.2%,当坡度小于0.2%时,宜采用多坡向或特殊措施排水。

  套型设计

  新建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

  住宅套型设计应科学合理,套内空间和设施应能满足安全、舒适、卫生等生活起居的基本要求。在满足现有规范要求情况下鼓励新建住宅满足下列要求:住宅层高不应低于3.00米;设有户式中央空调和集中新风系统的住宅,层高不宜低于3.10米。

  电梯配套方面,电梯台数和规格应经计算后确定并满足建筑的使用特点和规范要求,鼓励新建住宅电梯设置符合以下要求:最高入户层为2层至3层的住宅建筑,每个住宅单元应至少设置1台电梯,且轿厢深度不应小于1.40米,宽度不应小于1.10米;最高入户层为4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每单元应至少设置1部可容纳担架的电梯,担架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1.80米;12层及以上的住宅,每单元应设置2部电梯(其中至少设置1部可容纳担架的电梯)。电梯候梯厅和楼梯平台共享时,平台深度不应小于2.10米。电梯呼叫按钮的中心距地面高度应为0.85~1.10米。

  室内环境

  起居室(厅)不宜紧邻电梯布置

  在隔噪、降噪方面,住宅应在平面布置和建筑构造上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并符合下列要求:卧室、起居室(厅)内噪声级,应符合下列规定:昼间卧室内的等效连续A声级不应大于40dB,夜间卧室内的等效连续A声级不应大于30dB,起居室(厅)的等效连续A声级不应大于40dB。

  分户墙和分户楼板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分隔卧室、起居室(厅)的分户墙和分户楼板,空气声隔声评价量(Rw+C)应大于45dB;分隔住宅和非居住用途空间的楼板,空气声隔声评价量(Rw+Ctr)应大于51dB;

  卧室、起居室(厅)的分户楼板的计权规范化撞击声压级宜小于75dB。当条件受到限制时,分户楼板的计权规范化撞击声压级应小于85dB,且应在楼板上预留可供今后改善的条件。

  住宅建筑的体形、朝向和平面布置应有利于噪声控制。在住宅平面设计时,当卧室、起居室(厅)布置在噪声源一侧时,外窗应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当居住空间与可能产生噪声的房间相邻时,分隔墙和分隔楼板应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当内天井、凹天井中设置相邻户间窗口时,宜采取隔声降噪措施。起居室(厅)不宜紧邻电梯布置。受条件限制起居室(厅)紧邻电梯布置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

  绿色智慧

  加快推进双千兆示范小区建设

  加快推进双千兆示范小区,实现5G网络规模化覆盖、光纤入户和5G通讯信号全覆盖;推进5G创新应用,实现NB-IOT窄带物联网覆盖和室内智能化技术应用;车库和电梯通讯信号全覆盖。

  住宅建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方案和初步设计文件应包含建筑能耗、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建筑碳排放分析报告,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明确建筑节能措施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运营管理的技术要求。推进住宅建筑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推进智慧住区建设。

  临报融媒记者 吴慧

0